top of page

治療早期非小細胞肺癌 (Early NSCLC)

LC23.png
NSCLC01.png
early1.png
TKI1.png

The early NSCLC

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確診時多已是無法手術的3、4期。 胸部X光很難找到1公分以下的肺部腫瘤,低劑量電腦斷層比較有機會找到早期病變。

早期肺癌 ( 第一、二期 ) 以手術切除 為主,併以術後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

手術治療

人體肺臟共有5片肺葉,分別為右側3葉(右上葉、中葉及下葉)以及左側兩葉(左上葉及下葉)。肺癌傳統的手術方式以肺葉切除術為主。例如腫瘤長在右下肺葉時,就將右下肺葉切除;但有時腫瘤太大或腫瘤位置太靠近主支氣管,則可能要將一側肺葉全部切除。

最近有許多人接受低劑量胸部CT肺癌篩檢,發現許多小於2cm,甚至小於1cm的微小肺癌。這類小肺癌可以利用胸腔鏡手術進行局部切除術(只要將腫瘤及少部分周圍肺組織切除),保留更多肺組織,術後恢復也更為迅速。

由於成年人肺組織切除後無法再生,因此不適合切除超過一側的肺臟,同時手術前應仔細評估患者的肺功能,以免術後因肺功能不足而影響生活品質。肺功能檢查的項目有很多,其中最常用來評估肺部手術可行性的為用力肺活量(FVC)及第一秒用力吐氣量(FEV1)。
若用力肺活量及第一秒用力呼氣量都達到正常人的60~80%,則可以考慮接受標準的手術方式治療。倘若患者肺功能太差、年齡太大,但腫瘤位置較邊緣,病灶容易手術切除,也可以使用局部切除術(隻將腫瘤及少部分周圍肺組織切除)。
肺癌手術前若能仔細評估,通常危險性應小於2%。手術後會有短暫疼痛與不適,通常數周後就會慢慢改善。

 

非小細胞肺癌的輔助與新輔助治療

非小細胞肺癌的輔助與新輔助治療是針對早期非小細胞肺癌採取的化療、放療的綜合治療的統稱。

輔助治療開展的初衷就是為了消除微小轉移,降低術後患者區域復發及遠處轉移。根據早年發表的數據,早期患者通過手術治療5年生存率顯著高於晚期,但仍然不盡人意。病理患者的區域復發和遠處轉移率也有6-17%和18-30%,而病理N2的患者則達到了17-41%和70%。對比區域復發,遠處轉移是影響手術治療效果的重要原因。

輔助化療的大型Ⅲ期試驗始於上世紀90年代末,一般入組ⅠB~ⅢA期患者,廣泛涉及各個含鉑雙藥方案。其中以溫諾平+順鉑方案的證據最為充分,有三個Ⅲ期研究 IALT/JBR.10/ANITA,在總樣本量超過3000例患者中證實了溫諾平+順鉑可以改善手術治療患者的OS,5年生存率可提高4-15%。

輔助化療的地位則是通過2007年JCO發表的LACE匯集分析首先確立的,術後輔助化療對比不化療,可以顯著改善DFS和OS。2010年Lancet發表的綜論分析則進一步奠定了術後輔助化療的地位,並重複了生存改善結果,即5年生存率絕對獲益為4%。

術後輔助標靶治療

術後輔助標靶治療是ASCO2020中的熱點,但目前尚未轉化為臨床實際應用規範。前瞻性的一線EGFR-TKI vs 化療的Ⅲ期研究確立了術後輔助標靶治療在早期EGFR突變術後患者的治療優勢。這些似乎都提示了標靶治療應用早期肺癌的前景:既低毒高效,又有可能踐行精準醫學理念。

但需要強調的是,指南,包括ESMO、NCCN、CSCO均未推薦TKI應用早期輔助治療。

TKI2.png
bottom of page